請到我的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imfinance168

 

有一種債券基金投資要謹慎一點,就是有一種策略債,或綜合債(aggregate),基金經理人可以決定公債、公司債與高收債的比例,他可以決定哪一邊看好,前就往哪一邊投資,立意雖然很好,但是實際的操作可能和預期的差很大,人為判斷的績效可能就比較差,由於人為判斷的錯誤,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歐債期間,有某家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宣稱依據它們的模型,預測歐債一定會爆發,而且劇烈程度會比2008年更慘,所以做出持有現金的策略,結果在那一段時間,他的績效剛好是一條線平平的,因為他都持有現金,淨值當然不會變動(除了扣掉管理費會往下掉的時段),而那時候歐債的高收益債就和股票一樣,飆了十幾趴,網友就說,我就是要買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怎麼會變成現金呢?要現金我自己會持有,我還要付給你管理費?策略型的債券就是看基金經理人的命中有沒有帶福祿,我自己不會去配置。

 

網友有問可不可以買一些有較有保障的債券型基金呢?基本上由於目前利率太低,可能獲得的利率無法高於匯率變動的損失,而且利率太低如何變成現金流,為自己賺一個月的薪水,兩個月的薪水呢?一般如果要買很有保障的債券型基金,最好是你的資本額很大,例如你去買美國國債,如果你有1000萬,3%就是每年30萬,4%就是每年40萬,你就高興,當然如果你有一億元的話,配置較有保障的債券其實是有必要的。

 

如果美國開始升息,其實可以直接購買美國的公債,用國內複委託的方式買美國公債(不是債券型基金喔),基本上要10萬美元為單位,當殖利率你很滿意時,你可以買30年的美國公債,然後就當現金流,假設持有它30年到期,也不用怕,也可以買非常保守的美國債券基金,都是非常保守的。通常都是大咖或機構投資人在買的,買進的人一定認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投資標的,然而不同於公債基金,美國的的債券價格波動還是可能很大的,你要錢的時候可能產生很大的淨值損失,但是公債你就持有至到期,就會取得本金,不像債券型基金沒有到期日,淨值會大幅波動。

 

在2014年底2015年初時因為頁岩油大跌時,美國的高收債價格最多有跌了10%,我判斷事後大概跌了6%,也就是一年多的利息就會回本不賠了,後來我有遇到個人,他就問我說高收債跌那麼多,要不要賣?我就回答他,反正收利息就好了,不要管本金你受得了嗎?他說他買很多受不了,我就叫他賣一半。又遇到一個人問我說高收債跌很多要不要賣,我就問他不要管本金只管收息可以嗎?他就說可以,我就叫他不要賣。可是過沒多久又遇到他,他又問高收債跌很多要不要賣?我說你只管收利息就好了,不要管本金,他就說他受不了,我就說那你賣一半好了。意思就是說真得要只看利息不看淨值的投資人很少,主要是因為它們沒有研究,我研究的結果就知道高收債的本質是甚麼?當然知道殖利率是本質,但是也要同時了解違約率及回復率,依照我們的回測,從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他跌了將近一半,但是在兩年後(含息)就回復沒賠了,在兩千年的時候,實際上沒甚麼跌,所以你有研究很長的一段時間,你就會有信心

 

所有的策略講完以後,還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這就是心理素質的問題,當然你須先要有資金配置及進出的策略,然而縱使你配置好,你還是做不下去,無法執行例如再跌的時候要加倍,再跌的時候要再加倍的金字塔加碼投資法,真正執行起來,心理層面必須很強,否則無法執行。

 

我們強調你要先學會方法,法門學會後就是修練的問題,你如果連方法,法門都不會,忙修瞎練也是亂搞。修練的問題就涉及到心理層面的問題,我們基本上是教人家法門,而且找對心理層面衝擊最小的法門,可是還是會有人受不了,他只能存定存而已,就是聖嚴師父講的,『貪得患失,貪得無厭又害怕擔心的損失,所以提得起而放不下,這種人就是戀世的人』,必須要鍛鍊自己的心,才可以達到不動心,提得起放得下的自在境界。

 

我自己對於有興趣的標的就會去分析,分析了以後也不見得正確,但是分析了以後就比較抱得住,因為我認為我了解他了,只有經過自己的分析後才抱得住

 

很多人學理財,就會聽一些財經專家講,高收債是垃圾債,不要去買,實際上如果高收債是垃圾,股票可能更是垃圾,因為波動太大,而且可能變壁紙,以這個觀點來看,我買高收債反而比較安全,當然相對於AAA級的債券相對比較不安全,可是雷曼債當初也是AAA級的信評,反而比高收債還不安全,很多信評都是財報發生問題後才調降的後照鏡,其實也不能夠事先預防,也有很多高收債後來信評調升,變成投資級的債券也很難說。高收債有其可取之處,但是高收債有其問題,因為高收債在1980年末到1990年才開始,沒有遇過1970到1980的惡性通膨,當惡性通膨時,高收債也辦法對抗嗎?這是問號,我也沒辦法回答,所以股票、REITS及高收債的配置是必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