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小秘訣—盈餘要分配還是再投資
波克夏 43年投資報酬率逾4千倍
從1964年到2007年,巴菲特所屬控股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每股淨值成長了400,863%。由於波克夏不分配股息,也不分割股票,因此它的每股淨值充分反映公司本業營運及投資成果,股東在43年間的投資報酬率高達4000 多倍,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1.1%。反觀同期間美股S&P 500 指數的累積報酬率僅6,840%,落後近60倍。
波克夏2007 年度財報顯示,其長線核心持股,包括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Co.)、寶鹼(Procter & Gamble Co.)、可口可樂(Coca-Cola Co.)、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Co.),股價報酬率分別高達6.1、7.2、9.5、124 倍,這還不包括歷年的股息分派。

洪瑞泰,開始深入鑽研並在台股加以實踐,進而融會貫通,他把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經消化後歸納成以下準則:
1.過去5 年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15%,若能穩定向上更佳;
2.盈餘再投資率最好低於40%(如此才能配發高股息),最高不超過80%;高盈餘再投資率,須搭配高獲利成長;
3.企業經營型態:產品經久不變(不易被取代)、獨占、多角化,至少具備一項;
4.排除上市未滿2年、且年盈餘低於新台幣5億元者;
5.本益比12倍或以下買進,變太貴(例如40倍本益比)就賣出。
以上文章摘自
巴菲特幫你挑 台股長線好股票
‧聯合理財網 2008/07/18 【文/Money+理財家提供】

盈餘再投資比率可以說就是股息發放率的餘數,股息發放率就是 每股股息/每股盈餘,就是DPS / EPS。
盈餘再投資比率 = ( 1 – DPS / EPS )
基本上盈餘再投資比率就是每股盈餘扣除發放股息後保留在公司內的比率,這個保留在公司內的盈餘必須要有效運用,否則放在公司內作錯誤投資或閒置對投資人不見得有利。例如國內第一大的連鎖店,其長期投資的報酬率低於2%,這種情形倒不如將盈餘發放給股東,然後再存定存,都會有更大的貢獻。

如何知道盈餘再投資比率是否有效運用,基本上就是預期盈餘成長率與實際盈餘成長率的比較。

第一種 是預計盈餘成長率
股利發放率 ( P/O = DPS/EPS,payout ratio)
盈餘成長率 = ROE * ( 1 – P/O)

預計的盈餘成長率就是假設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為20%,現金股息發放率為70%,那保留在公司內部的盈餘有30%,這個30%可以再享有20%的報酬率,所以預計的盈餘報酬率為20%*30%就是6%的成長率。

第二種是實際的盈餘成長率,這種計算方式就是今年的稅前淨利比去年的稅前淨利的成長率。

如果實際的盈餘成長率高於預計的盈餘成長率,表是公司有好好運用再投資的盈餘,以拉高盈餘成長率。反之如果實際的盈餘成長率低於預計的盈餘成長率,表是公司並未好好運用再投資的盈餘,使實際盈餘成長率反而不如預期的盈餘成長率。

既然巴菲特喜歡盈餘成長的公司,為何又要求盈餘再投資比率低於40%呢?這是因為波克夏公司的成長,主要是來自於財務綜效,巴菲特將各被投資公司所產生的現金流量統一運用,找尋可以創造自由現金流量的投資標的,藉由不斷的再投資,不斷的創造自由現金流量,使巴菲特所屬控股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每股淨值從1964年到2007年,成長了400,863%。

有關盈餘成長率的文章請按www.wretch.cc/blog/onewidesky/5371975

有關自由現金流量的文章請按www.wretch.cc/blog/onewidesky/44842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