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以前的工業,基本上都是個體戶,屬於學徒制的製造單位,每個單位負責整體製造過程的某一個部份與功能,而組織則是透過與這些外部單位進行交易,提供最後的成品與服務。

例如組織只是先買棉,然後賣給紡紗匠紡紗,接著直接向紡紗匠買紗,然後賣給織布匠織布,再向織布匠買布,然後賣給染匠染色,最後向染匠買染好的布,賣給裁縫師做衣服。

由於主要的技術與工具都是屬於外部的單位所有,因而組織很少做長期的投資,組織只是整合這些單純的買賣交易,因而傳統的財務會計就可以產生足夠的資訊衡量績效及獲利能力。

 

成本會計很簡單:紡紗的人買進棉20元,成本20元。織布的人買進紗30元,成本30元,成本就是買進成本,沒有計算的問題。

 

19世紀初期,規模比較大的組織已經出現,例如紡織廠等一貫生產的工廠,將原本是屬於個體戶的製程完全統合在一個機構內,例如設立一個擁有梳棉、紡紗、織布與染整幾個重要的製程的一貫工廠。組織藉由購進主要的生產設備,並聘用技術的員工,而享有規模生產的優勢。此時,總公司就必須擁有相關的成本資訊以做為控制與評估績效的依據,通常是對於主要的製程如紡紗、織布及染整提供每公噸紗的成本或是每碼布的成本資訊

 

成本計算為紡紗廠原料棉100萬元,人工及製造費用50萬元,總成本150萬元,這個月總共生產100噸紗,每噸成本1.5萬元。

如果下個月每噸成本1.7萬元,就是績效不好。

但是這個數據是工廠自己計算的,而不是市場的價格。成本會計已經成型。

這種分子是本月的所有成本,分母是本月的產量,分子除以分母就是單位成本,就是分步成本的基本雛型。

 

鐵路公司則是發展出每噸/哩的成本,或每位旅客/哩的成本,以及營業比率(營業費用/收入)等新的績效評估標準。著名的卡奈基就是以經營鋼鐵廠起家,就是以嚴控成本為其管理特色。他要求每個部門每月列出該部門每一工令(或訂單)所耗用的原料及人工成本,他藉由比較本月與上月的單位成本與營業費用率,如果可以再跟同業的成本資訊比較來進行管理決策。

 

 

卡耐基鋼鐵就是要有領料單及計工單,所謂領料紀錄就是我做這一批製造單號001,總共領了20噸的鐵砂原料成本1萬美元,10個工人的生產日報表總共再這個製造單001投入了20小時,合計投入200小時,每小時成本10元,共投入人工成本2000元,合計原料及人工1.2萬美元,假設提煉10噸的鋼鐵,每噸成本為0.12萬美元。

這種累計每批(每張製單或工令)的材料及人工成本,是個別批次計算的,而不是一個月夯不隆東一起計算的成本,就是分批成本的雛型。

看得出分批成本比較複雜,要收集每次領料及人工工作紀錄的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