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天下雜誌2010.4.30的報導
台灣有收入的工作人口中,一年總共薪資、獎金、外快、投資等所得相加,中位數大約在台幣四十萬,年薪破百萬已經是前八%。領超過兩百萬的人是前一%的鳳毛麟角,大約有十二萬人。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所以平均薪資一個月在四萬元以上就不錯了
,
另外依內政部統計,台灣這十年來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由6.6萬戶激增至今年首季10.3萬戶,至於這些家庭戶內人數,更由15.6萬人增至25.2萬人,增加了十萬人之多。
所以我們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概念,但是你的所得課稅後剩下的可支配所得如何處理呢?
以全國的平均數來看,支出佔可支配所得將近76%,也就是有四分之三的可支配所得用在消費支出。
以平均4萬元的薪資收入,有三萬元的支出,剩下可以理財的金額不多了。
也就是你永遠必須靠薪資生活,退休後可能只有社會保險的給付,以及你的勞工退休金,過著低生活水準的生活。
首先,先介紹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生涯規劃與理財控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