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收入降低開銷後,小資就可以存錢了。
為了達到30-35累積100萬元的目標。
小資每個月存一萬元,要多久才可以達成。
存在床下面,每年存12萬,8.33年就可達成了,也就是你25歲開始每月存一萬元,放到床底下,8年就可以存100萬元。
現在講設你存定存,過去8年平均利率2%來看,那你會多久存到100萬元,大概7.7年,也就是提早半年達成。
但是理專會告訴你,如果存定存或放在床底下,通膨會吃掉你的儲蓄,所以一定要會理財,讓錢去賺錢,享受複利的成果。
然後會舉兩個人為例子
小英25歲開始每個月存一萬元,買進股票股票投資過去一百年來的報酬是8%,小明也是開始存錢,但是存定存,每年的利率是2%。
問題一
不考慮通膨30年後小英的投資淨值會有多少?小明的存款會有多少?
依照年金終值每年存12萬報酬率8%,30年後小英可以有1368萬元。
小明每年存12元,報酬率2%,30年後可以存下487萬元。
問題二
如果平均的通膨率是3%,扣除通膨後的實質資產,30年後買股票的小英剩多少?存定存的小明剩多少
依照年金終值每年存12萬實質報酬率為5%(8%-3%),30年後小英可以擁有實質資產800萬元。
小明的實質報酬率為-1%(2%-3%),30年後小明可以擁有實質資產剩312萬元。
你想想看小明每月存1萬元,每年12萬元,把錢放在床底下,30年應該有360萬元,可是實質資產居然只剩312萬元,通膨吃掉了小明48萬元。
所以理專會說投資趁早,時間就是金錢,越早投資越好,通膨會吃掉你的資產,享受複利的力量,讓錢幫你賺錢。這樣對不對?
應該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實質投資報酬率每年都要是正數才可以享受錢滾錢的威力。
如何確保你的實質投資報酬是正的?
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過去幾年來,投資黃金,投資俄羅斯,投資巴西都是大賠錢,你只會越投資錢越少,絕對不會讓你有時間就是金錢的快感。
你投資時必須要注意,出售該商品的廣告詞上面說過去的績效不等於未來的績效。
我建議這樣寫
1.賠大錢比通膨更嚴重,如果你賠了30%等於賠掉10年每年3%的通膨。與其要賠倒不如慢慢找時間在適當的時間在進場,絕對不是越早投資越好。
2.時間是時間,金錢是金錢,只有在確定是正報酬率時投資,時間才是金錢,才能享受複利錢滾錢的成果。
3.我慢慢找到適當的投資機會,賺不到沒關係,至少不要賠。
你把這三條箴言,寫下來貼到電腦螢幕前,每次你手癢要投資,或者理專來拜訪你時,你先拿出來念一次,在理財的路上,這三則箴言可以保平安。
請到我的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imfinance168
IFRS財務報表分析實務的運用二版 <-----購買請按購書贈好友到105年8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