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誰持有股票是影響股價上漲或下跌很重要的因素,他說如果大部分股票掌握在固執投資者(大戶)的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投資者(散戶)的手中,對於股價的走勢會有很大的不同。當籌碼集中在少數幾位固執投資者的手中時,所謂的固執投資者可能是公司派,外資或投信等機構法人,也可能是中實戶,也可能是業內,也可能是政府基金,也可能是內部人士所謂的知情者(informed investor),由於籌碼的穩定市場發出好消息時,股價就會大漲,市場有利空消息時,股價卻紋風不動。反之如果籌碼再猶豫投資者(散戶)的手中時,好消息可能利多不動或利多出盡,壞消息則會以大跌反應。但是推動股票大漲所謂的過度買進或者大跌所謂的過度賣出其實都是猶豫投資者的傑作,勇於追高與極度悲觀的殺出就是大部分散戶的投資行為。
所以判斷籌碼到底是在固執投資者的手中還是在猶豫投資者的手中,相當重要。
我們找到簡單的方法,就是不用判斷到底誰是固執投資者,是三大法人還是公司派還是業內,只要是持有較多股票的投資人就稱之為大戶或固執投資者。由於集保公司每個月有公佈每家公司的股東人數及持股概況,很容易讓我們追蹤籌碼的流向。
我們只要對於持有某些張數以上的股東,定義為大戶或固執投資者,就可以知道大戶持有籌碼的多寡。
由上圖可以知道宏達電的大戶持有籌碼由99年1月的67.3%持續增加到12月的75.4%,然後小股東也就散戶就減少了,可以由大戶持股增加,但是股東人數減少,由63779人減少到30014人,少了將近33000人的小股東,就可以知道籌碼穩定。
股價由99年一月的308-383元間一路上漲到目前的921元,在99年1月散戶因為利空的消息賣出,而大股東在低檔買進,所以成交量大幅增加,然後大戶在低檔由99年2月份開始吃貨,到了99年7月份的成交量超過20萬張然後開始成交量下滑,到了99年12月的成交量低於10萬張,而且低於三個月的平均成交量,可以看出籌碼的穩定。
如果你想要知道三大法人的買進賣出情形,可以進一步分析:
看的出外資在三月份以後是主要的買方,一值持續到七月份,但是一月二月是誰在買呢?是內部人士的大股東嗎?其實可以不用太在意,反正就是擁有多張股票的大戶在買進就對了。
科斯托蘭尼的雞蛋告訴我們下列原則:
A1是修正階段,大戶開始購買,股東人數很少,成交量很少。這個時候要買進股票。
A2是相隨階段,成交量和股東持有人數都增加,非固執投資者開始增加,也就外圍人士,開始買進,股價也上漲。這個時候要等待散戶及動能投資者進場抬轎。
A3是過熱階段,貪婪者追價買進,固執投資者開始賣出,股東人數因散戶的勇於買進而增加,成交量出現天量,股價到了頂點。這個時候必須將持股開始於高點賣出。
B1修正階段,由於猶豫投資者的增加,不論利多或利空都無法推升股價,所謂籌碼混亂的階段,這個時候股價開始下滑,比較紀律的動能投資者開始停損,所以成交量漸漸減少,股價持有人數也隨著散戶的逐漸退出而減少。此時應將剩下未出清的持股獲利賣出。
B2是相隨階段,成交量開始增加,股東人數減少,由於跌到長期投資的價位,固執投資者開始買進,散戶持續賣出,所以股東人數減少。這個時候還有一些散戶人然未達到恐慌性停損的時候,仍然要等待。
B3過熱階段,由於斷頭或者是不堪累賠,散戶到了極度恐慌的階段,已經不管股票合理的價位為何,產生奪門效應,個個散戶者紛紛流血殺出股票,而固執投資者在此時大幅買進增加持股,所以成交量很大,股東人數卻很少,籌碼由散互留到固執投資者的手中,股價跌到了最低點。這個時候具有投資邏輯及評價能力投者應該勇於買進。
實務上要判斷到底是再雞蛋的哪一方不容易,但是由於你掌握到評價的能力,也擁有經濟分析的基本知識,自然知道所謂的高點還是低點,在掌握住籌碼流量大戶的資訊後,或由大戶手中流出的資訊後,就可以做出買進或賣出的決策。
我們看另外一個例子聯發科
聯發科的籌碼在99年7月時開始鬆動,大股東持股比率由73.5%持續下滑到68.9%,散戶勇於買進,股東人數持續增加,成交量也增加。籌碼由大股東的手中移轉到散戶的手中,籌碼凌亂。股價由500多元持續下滑到跌破400元,一怎年買進聯發科都沒有賺錢反而賠錢。基本面可以解釋,籌碼面也可以解釋其原因。
公告版位
- Jan 28 Fri 2011 08:58
證券投資分析入門籌碼分析—科斯托蘭尼的雞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