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食品公司,設計新的口味時,都會為其設計新的紅蘿蔔丁,結果公司有十七種口味的產品,卻要用17種不同的紅蘿蔔丁,相關的採購,儲存,搬運,追蹤作業,就耗費公司高額的成本,競爭優勢於是降低。
相反的某家漢堡公司有兩百五十六種口味的漢堡,但是主要的麵包及牛肉都是一樣的,差別的只是配料的組合,麵包與牛肉都已經熱騰騰的放在烤架上,櫃檯只要在客戶的需求下,作不同的配料組合,可以迅速的作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美味漢堡,而不用增加很多作業成本。

這些都是在產品設計階段,採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參照作業基礎成本資訊,使其所設計出來的產品成本,遠低於同業甚多,而使公司於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勝出的原因。下面『小車使用大輪胎』的例子,更明確指出產品設計觀念的前瞻性。

很多公司都斤斤計較要降低直接材料耗料的成本,要提高良品率,要降低損耗率,要提高工作效率,要縮短作業時間,好像這些日常的績效管理就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實他們所能控制降低的成本,都只是毫不起眼的成本末尾而已。真正80%以上的製造成本都取決於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的階段,也就是說在產品設計與製造流程確定了以後,大部分的成本都已決定,能夠節省與控制的成本已經有限了。作業基礎成本管理制度有助於產品設計與開發的決策,因為如果成本制度扭曲了事實,那麼產品設計師與製程工程師所收到的成本資訊就是錯的。
例如以往在標準成本制度,是以人工工時做為有利的效率差異或不利的效率差異之分析,為了產生有利的人工工時,產品設計師與製程工程師,集中心力於縮短人工工時之設計,然而直接人工成本卻只佔總成本的15%,所減少的成本實在有限,真正主導產品成本的可能是準備工時,企業應集中心力於快速換模的技術,或者是降低特殊規格零件的使用,如此一來才會減少更換生產綫時的的準備成本。
某家特殊用途汽車的製造商,一向強調要降低材料及零件成本,所以對於不同動力需求的特殊車,就採用符合其操作安全的輪胎,也就是說,能夠用小輪胎絕不用大輪胎。結果公司擁有20種型號的特殊車,為了符合降低輪胎成本的需求,設計人員設計了20種規格的輪胎,期能使公司的輪胎成本達到最低。然而公司採用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後,卻只採用一種輪胎,就是採用最好最大的輪胎取代另外19種型號的輪胎。雖然輪胎成本增加了5%,然而輪胎成本佔產品的總成本不過3%而已,也就說增加的成本有限(增加1.3%),但是因為公司發現在原料的設計,採購,機器準備,產品維繫,存貨,檢驗,品管等批次成本的節省,由於只要採用一種輪胎,不須產生20種的批次成本,所節省的成本(節省8%的成本)遠高過採用大輪胎所增加的成本。最重要的事,公司的經銷商只要準備一種輪胎的庫存就可以服務20種型號的車子,如此一來客戶也覺得物超所值(因為所採用的輪胎比以前來的有價值),經銷商的維修成本大幅降低(因為只須準備一種輪胎的換修流程),庫存成本(只有一種輪胎的庫存)也獲得改善,採用大輪胎能夠有如此的改變,真是作業基礎成本制度最大的貢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nance168 的頭像
    finance168

    finance168財經學院(百萬部落格)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