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間接成本的大幅增加及少量多樣化的生產環境後,我門知道作業成本可以協助企業因應如此巨大的變動,實際上美國企業也就是利用資訊科技與作業成本制度在90年代再度崛起。然而作業基礎成本是如何產生的?是企業界所率先發現的嗎?實際上,企業界所使用的傳統成本制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作業基礎成本制度是由學術界所發展而成的。有關作業基礎成本制度的發展介紹如下:
傳統成本會計制度,指的是1980年代以前的計算及管理成本的重心,尤其重要的就是管理直接成本,換言之,就是對於直接材料與直接人工成本進行控制。但是到了二十世紀後,由於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產業發展結果,直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率越來越低,更由於技術幕僚以及資訊科技的大量投入,使得間接成本的比重大幅提高,傳統的成本制度對於如此複雜的間接成本,根本無法處理,於是乎作業基礎制成本制度(ABC)於焉產生。
作業基礎制成本制度將間接成本與支援成本先規屬到作業上,再藉由作業的使用量,將其規屬到產品成本上。爾後,更進一步發現所有的成本可以區分為單位水準成本與批次水準成本及產品水準成本以及公司及廠房水準的成本。這樣的成本分類模式,比傳統成本所謂固定的間接成本發生的原因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提供管理與降低固定間接成本有更明確的邏輯與關連性。
之後,更提出用產品成本來做為客戶維繫及通路決策不具攸關性的質疑?因為產品成本與客戶成本及通路成本的計算因果關連並不相同。因而,另外採用處理與訂單相關的成本、客戶維繫的成本以及通路維繫的成本的分類方式,一貫的藉由作業的使用量,將相關成本反映到客戶及通路上。這樣的成本管理制度才可以讓經理人看清楚組織營運的經濟效益。
作業基礎制成本制度是掌握正確成本資訊的基礎工程。經營者在還不了解自己產品與客戶維繫的正確成本,就貿然殺價或者貿然的搶客戶都是不正確的決策。同樣的,在不清楚正確的成本前,就貿然的放棄某項產品的生產以及放棄某些客戶,也都是不明智的決策舉止。
作業基礎制成本制度推出的目的,就是協助企業制定決策,也就是協助企業作對的事情。通常是協助定價與產品組合決策,客戶的管理通路的管理,供應商的管理,以及協助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的決策,只要能夠提供相對正確的成本資訊,就可以協助企業制作更正確的決策。所以我門稱之為策略性的作業成本管理系統,一般中小企業只要能分析出 20-30個作業流程,就可以讓策略性作業成本管理發揮一定的成效。
其後在1991年Turney引進作業動因與流程管理後,就產生的營運性的作業成本管理,其功能是在於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強資源的利用,此時所強調的是『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為了要達成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功能,通常必須有100個以上的作業成本資訊,才能落實在日常的作業上。
作業成本制度對於以專業代工的成本領導為基礎的台商而言,更是重要。因為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可以協助台商解決代工問題,早期的台商都是採用垂直整合全部自行製造的方式,在未導入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前,並無法判斷這種模式是否正確,但是,透過作業基礎制成本分析後,將會發現某些流程(例如模具製造)並不是自己的核心能力,其實應該要外包的。作業基礎制成本管理可以協助計算整個產業上下游供應練的主要流程的成本,讓廠商可以在自己擅長的流程(核心能力),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進而集中資源保持此一優勢,持續的在關鍵成功因素上,得以領先其競爭對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