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入市到底對不對?就財報分析的觀點,危機入市會增加營業風險,也就是容易讓公司的獲利隨著營業額的大幅波動而變動。當然如果押對了,營業額大幅上升,則稅前及息前盈餘會大幅增加。但是如果押錯了,營業額大幅下滑,則稅前及息前盈餘即大幅下滑,甚至為負數。
這個時候企業如果有裝煞車器,就可以煞車,使企業不致動搖國本。但是如果煞車不靈,一直開下去,就會摔落山谷。
什麼煞車?就是企業要危機入市,必須動用到資金。如果企業資金不足,那自然會停止投資。於是危機就無法入市。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很多,則將保留在企業內部的自有資金用來投資,基本上也不會冒很大的風險。但是如果企業都是舉債投資,尤其是大多數的資金來源都是舉債,那公司的負責人基本上很容易貿然投資,為什麼?贏的都是自己的,輸的就倒銀行。
所以借錢投資就會產生財務風險,如果都是自有資金,景氣不好時,也不用還本付息,但是如果是舉債投資,危機入市,萬一真的是危機,可能就無法還本付息,進而跳票。
意思是說,如果營業風險很大的公司,營收容易隨著景氣上下大幅波動,萬一投入的資金,都是舉債而來的,很容易因為賠錢,使得資產不足以償還負債,因而有破產的危機。
那你會講,萬一景氣好,賺到的錢,不就都是股東的嗎?巴菲特最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的,但是巴菲特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同時,也重視負債。負債比率太高的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權益乘數的效果,其實不值得鼓勵。
為何?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生意做的不錯時,由於權益乘數的效果,會使你的獲利倍增。但是如果是賠錢時,由於權益乘數的效果,也會讓你損失倍增。
所以巴菲特喜歡靠真本事賺錢的投資,而不喜歡靠大幅舉債獲利的投資標的。
講完了營業風險與財務風險後,本篇文章有對現金流量表做一些介紹。
基本上,有篇新聞有說,「投資人可以發現,去年有部分營建股獲利大幅成長,但卻有營業活動淨現金大幅流出、融資活動淨現金則大幅流入的現象;在金融體系緊縮銀根時,財務風險最大。 」
所謂獲利大幅成長,但是營業活動現金大幅流出,主要原因是,將錢投入存貨(養地、或在建工程),應收帳款,以及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入。
如果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因此而大幅流出。公司就必須要想辦法籌錢,這個時候不同的財務風險公司就有不同的籌資方式,有一些公司是用向銀行借款的方式籌錢,有些公司是用現金增資籌錢,有些公司就不籌錢,因為原來就保有很多現金在手中。
第一種公司,是財務風險最大的公司,因為金融體系緊縮銀根時,就可能沒有辦法借錢,於是只好出售土地,不然就要將執行一半的計畫出售與他人,否則就會周轉不靈,倒銀行的錢。
第二種公司,利用現金增資籌錢,然而在危機的時候,投資人個個手頭很緊,如何參與現金增資呢?如果無法現金增資成功,那就跟前者一樣,於是只好出售土地,不然就要將執行一半的計畫出售與他人,否則就會周轉不靈而倒閉。
第三種公司就是平時大家最嘲笑的公司,因為太過保守,持有很多現金,所以股東權益報酬率與本益比都不是很好,所謂的昨日黃花,但是在不景氣時,路遙知馬力,就是這些公司可以撿便宜,可以脫穎而出。
記住,危機就是轉機,那是指氣長的的人,沒有自有資本的人,在危機時,別人的水只淹到胸口,你卻已經滅頂了,那時候就只有危機,沒有轉機了。
所謂安定性分析,就是如果自有資金比較多,由於腳底下的基石(自有資金)比較高,你就越安定,當然就不會被突來的大水(營業風險)滅頂。安定性較低的,由於腳底下的基石比較低,稍微幾個小浪頭,就可能那你滅頂。沒有了基石,哪來危機入市的能力?
很多人都講說,財務分析要與同業比,營建業大都是用銀行的錢養地,所以同業的負債比率都比較高。但是就是這個原因,當景氣不佳,資金緊俏時,營建業也就容易破產,所以自有資金就是墊腳的基石,放諸四海皆準的概念。如果你是銀行,某家公司的負債比率達60%,你會因為同業的是80%,而說這家公司的財務風險低嗎?
這個時候企業如果有裝煞車器,就可以煞車,使企業不致動搖國本。但是如果煞車不靈,一直開下去,就會摔落山谷。
什麼煞車?就是企業要危機入市,必須動用到資金。如果企業資金不足,那自然會停止投資。於是危機就無法入市。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很多,則將保留在企業內部的自有資金用來投資,基本上也不會冒很大的風險。但是如果企業都是舉債投資,尤其是大多數的資金來源都是舉債,那公司的負責人基本上很容易貿然投資,為什麼?贏的都是自己的,輸的就倒銀行。
所以借錢投資就會產生財務風險,如果都是自有資金,景氣不好時,也不用還本付息,但是如果是舉債投資,危機入市,萬一真的是危機,可能就無法還本付息,進而跳票。
意思是說,如果營業風險很大的公司,營收容易隨著景氣上下大幅波動,萬一投入的資金,都是舉債而來的,很容易因為賠錢,使得資產不足以償還負債,因而有破產的危機。
那你會講,萬一景氣好,賺到的錢,不就都是股東的嗎?巴菲特最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的,但是巴菲特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同時,也重視負債。負債比率太高的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權益乘數的效果,其實不值得鼓勵。
為何?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生意做的不錯時,由於權益乘數的效果,會使你的獲利倍增。但是如果是賠錢時,由於權益乘數的效果,也會讓你損失倍增。
所以巴菲特喜歡靠真本事賺錢的投資,而不喜歡靠大幅舉債獲利的投資標的。
講完了營業風險與財務風險後,本篇文章有對現金流量表做一些介紹。
基本上,有篇新聞有說,「投資人可以發現,去年有部分營建股獲利大幅成長,但卻有營業活動淨現金大幅流出、融資活動淨現金則大幅流入的現象;在金融體系緊縮銀根時,財務風險最大。 」
所謂獲利大幅成長,但是營業活動現金大幅流出,主要原因是,將錢投入存貨(養地、或在建工程),應收帳款,以及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入。
如果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因此而大幅流出。公司就必須要想辦法籌錢,這個時候不同的財務風險公司就有不同的籌資方式,有一些公司是用向銀行借款的方式籌錢,有些公司是用現金增資籌錢,有些公司就不籌錢,因為原來就保有很多現金在手中。
第一種公司,是財務風險最大的公司,因為金融體系緊縮銀根時,就可能沒有辦法借錢,於是只好出售土地,不然就要將執行一半的計畫出售與他人,否則就會周轉不靈,倒銀行的錢。
第二種公司,利用現金增資籌錢,然而在危機的時候,投資人個個手頭很緊,如何參與現金增資呢?如果無法現金增資成功,那就跟前者一樣,於是只好出售土地,不然就要將執行一半的計畫出售與他人,否則就會周轉不靈而倒閉。
第三種公司就是平時大家最嘲笑的公司,因為太過保守,持有很多現金,所以股東權益報酬率與本益比都不是很好,所謂的昨日黃花,但是在不景氣時,路遙知馬力,就是這些公司可以撿便宜,可以脫穎而出。
記住,危機就是轉機,那是指氣長的的人,沒有自有資本的人,在危機時,別人的水只淹到胸口,你卻已經滅頂了,那時候就只有危機,沒有轉機了。
所謂安定性分析,就是如果自有資金比較多,由於腳底下的基石(自有資金)比較高,你就越安定,當然就不會被突來的大水(營業風險)滅頂。安定性較低的,由於腳底下的基石比較低,稍微幾個小浪頭,就可能那你滅頂。沒有了基石,哪來危機入市的能力?
很多人都講說,財務分析要與同業比,營建業大都是用銀行的錢養地,所以同業的負債比率都比較高。但是就是這個原因,當景氣不佳,資金緊俏時,營建業也就容易破產,所以自有資金就是墊腳的基石,放諸四海皆準的概念。如果你是銀行,某家公司的負債比率達60%,你會因為同業的是80%,而說這家公司的財務風險低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