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財務報表分析新版本6月份要出版了,然而並不表示舊版就不值得看,舊版是我20幾年來我的財務分析經驗的總整理,目前要絕版了當然很宛惜,尤其我何其幸運師出名門,在東吳大學的陳斯凱與沈筱玲教授門下學習財報分析,畢業後在金融業工作,學會了金融業的比較財務報表分析法,基本上分析時必須同時分析被分析的公司與同業資料,和新版的單一公司的財務分析方法不同,然而因為教學上仍以單一公司分析為主流,所以就在新版做大改版,不同於早期的內部經營者的財務分析以及金融從業人員的分析,新版是以證券分析的角度進行分析的,有些舊版的遺珠,限於篇幅不再放入新版中,以下遺珠和大家分享(舊版PP376-378)如欲購買快要絕版的書請至http://onesky.pixnet.net/blog/post/29629101
EBO評價模式
Ohlson (1995)發展的超額盈餘模式,是著名的評價模式,該模式係將股利折模式轉換成帳面價值與超額盈餘,該模式如下:
其中,
P0:股價
Ej:盈餘
Bj-1:股東權益總額
r:必要報酬率
上式中Ej表示當期公司真正獲取的盈餘,而r × Bj-1為股東權益總額所要求的必要報酬,即當年度必須賺到的盈餘,將Ej減去r × Bj-1,係表示公司當期賺取的盈餘超過期初要求的盈餘,稱為超額盈餘。公式定義如下:
最後,將評價方程式表示如下:
就上式而言,如果發生當期所賺取的盈餘超過期初所要求的報酬,即產生正的超額盈餘,則超額盈餘折現值會等於帳面價值的跌價;若發生當期所賺取的盈餘低於期初所要求的報酬,即產生負的超額盈餘,則超額盈餘折現值會等於帳面價值的增值。
而Et / Bt-1=ROE,代表股東權益報酬率,因此我們可以將上式轉換成下式,將評價模式以ROE形式表達:
假設甲公司的0年的期初帳面價值為17元,每年的盈餘成長率為12.5%,必要報酬率為7%(當時的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家風險貼水),每年限新股息發放率為65%,的0年的每股盈餘為4.69元,擁有超額盈餘期間為五年,依照Ohlson的模型其合理價值為37.9元,計算公式如下:
合理價值 = 期初帳面價值 + 超額盈餘折現值
37.9 = 17.0 + 20.9
上式的超額盈餘,必須要計算每股盈餘減去帳面價值成以必要報酬率,來求得,這色及到兩個數字的預測:1 每股盈餘 2帳面價值。茲詳述如下:
第一步,每股盈餘的預測,以第0年每股盈餘乘以每年盈餘成長率。這裡的盈餘成長率指估計五年,因為依據研究ROE在五年後就會像產業平均數靠近,也就是沒有超額盈餘,所以我們估計甲公司未來五的每股盈餘為,5.28 5.94 6.68 7.51 8.45。
第二步帳面價值的估計
第三步 必要報酬率與超額盈餘之估計
第四步計算超額盈餘折現值
將表格的數值代入EBO評價模式中,可以得到權益的價值如下:
第五步合理的帳面價值估計就期初帳面價值17加上超額盈餘折現值20.9等於37.9。
參考文獻:
- 1. Ohlson, A. “Earnings,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pp. 66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