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臉書http://www.facebook.com/imfinance168?sk=wall,按讚加入粉絲團可以及時收到訊息
目標衝500個粉絲

(本文內容並非任何型式之投資建議,內容謹供參考,任何投資決策應自行衡量風險,妥善理財,本部落格不負任何盈虧之責!


10倍的本益比夠低嗎?用30年來平均的本益比對不對?
在1970年代末期,盈利率達15%以上,也就是本益比低到6.67倍?很便宜嗎?
一點也不便宜,因為那時候的通貨膨脹達兩位數,買債券就可以有15%的利息,誰買股票阿!
所以合理的本益比必須要和債券殖利率比較!
葛林斯潘最著名的名言就是非理性的繁榮,那麼什麼是理性呢?

1997年時葛林斯潘對於上漲的股市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忐忑不安,結果聯準會的研究人員做了一份研究



發現在1970年以後K(預測的盈利率)30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亦步亦趨的關係,在1970年代以前,因為通貨膨脹極低,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緊密。

葛林斯潘認為如果盈利率低於債券的殖利率,股票市場就視為高估,反之盈利率高於債券殖利率時,股票市場就視為低估。

聯準會模式基本上認為投資人在做資產配置時,當債券的殖利率高於股票的盈利率時,會將資金從股市抽出投入債市,反之當債券殖利率低於股票盈利率時,會賣出債券買進股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