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為何要學ABC

 

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主導下的傳統成本制度,有著太多的限制,造成計算出來的成本與產品的真實成本差距過大。為了使成本資訊透明化,為了真正的了解產品成本,為了製作更明智的營運決策,那麼學習作業基礎制成本制度(ABC)就是必須的。

 

在以往的成本制度中,主要是計算存貨成本及銷貨成本,最後目的是為了要編製損益表。但是,傳統的會計制度對於期間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究發展費用)以及間接製造成本並未正確歸屬到相關的成本標的,而係採用分攤模式,導至分攤出來的成本與真實的產品成本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產品定價與產品組合決策就會發生很大的誤導,當然也就影響到公司的獲利,甚至產生重大的損失,例如西門子的馬達部門就是傳統成本制度的受害者。

實際上,傳統成本制度只能掌握到直接材料與直接人工的成本,對於間接製造成本掌握度就不完整,例如半導體代工廠折舊就佔總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半導體測試廠,折舊成本更高達總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傳統成本制度對此類『折舊成本』僅能用『機器小時或直接人工小時』做為分攤基礎,對於複雜的間接製造費用無法正確的歸屬處理。

更何況製造成本只是產品成本的一小部分,產品從設計、開發、接單、製造、送貨、售後服務等各種重要的流程,分別都會產生成本,傳統的成本制度只處理製造成本,對於其他『非製造』的作業流程所產生的成本,並無法有效的掌握,這是因為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對於銷貨成本的計算及存貨的評價,並不包括期間成本的緣故。ABC就是可以掌握每個重要流程的各項主要作業的成本,所以能精確地計算作業的成本,更按其因果關係,耗費作業量,歸屬給成本標的,接近於該成本標的應有的真實成本。

此外,ABC使成本的計算透明化,因為它可以追蹤到各項作業成本發生的原因,使費用(資源成本)與各項作業成本的歸屬與分攤,都可以用因果關係來解釋,這樣才會真正了解成本發生的原因,然後再藉由計算各項產品耗用的作業量,將作業成本分攤到產品成本中,中間產品成本的透明度、成本的可追蹤度,都是傳統成本無法達到的境界。

因此,在傳統成本中心與標準成本為主導的德國公司,其成本中心細分超過1000-2000個,再加上有數百產品,他的成本計算次數,勢必超過百萬次以上。但是對於非製造成本以及批次成本的處理正確度,仍然不如ABC來得正確,終於還是導入ABC制度。這就是為什摩必須學習ABC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nance168 的頭像
    finance168

    finance168財經學院(百萬部落格)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