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及通貨膨脹循環相當OK
1.存貨持續增加有助於GDP的成長,但是不是增加太多,因為存貨銷售比仍相當低微1.23個月。
2.工業生產指數持續成長,但是並未引起PPI的增加,以及CPI的增加,FED仍然無須升息因應。
3.但是工業生產指數增加的好處立刻看出,每週工時增加,初領失業救濟減少,薪資增加,個人所得增加。
4.個人所得及就業並未惡化,消費者信心在低點但有持續增加,零售銷售月成長趨緩,但是還在增加的軌道上。


1.工業生產指數的提高,並未影響原物料的大幅上涨,CRB未處於高檔,原物料未上涨,PPI和緩成長5%,所以企業獲利提高。
2.貨幣供給雖然負成長,因而利率仍處於低檔,資金成本低廉。
3.工業生產提高,非農就業人口提高,單位薪資增加,但是由於生產力的增加,單位人工成本並未增加。
4.產能利用率提高,但是並未高達80%,所以在原有地投入下,產量即可增加,生產力持續進步。
5.員工薪資增加,企業獲利提高,生產力進步,不用立刻調升息,是個三方面都滿意的甜蜜點。



要看是否可能二次衰退,看非能就業人口是個不錯的指標,如果非農就業人口持續低點向上,那就發生二次衰退的機會極低。目前看不出有二次衰退的跡象。



夲週公佈的指標
1.總體經濟,GDP下修為3.00,個人所得成長0.4%,個人消費支出小幅成長0.04%。
2.由於歐債緊急程度下滑,美債的吸引力下降,公債殖利率再度提高,殖利率曲線利差緩和上升,風險 貼水下滑,S&P500本週小幅上涨。

不動產
1.MBA提高。
2.舊屋銷售提高。
3.新屋銷售提高但月增率趨緩。
4.新屋開工趨緩。
5.就等購屋租稅優惠歧見截止後的不動產數據做進一步驗證。

消費面
1.零售銷售緩和增加。
2.個人消費支出,停滯性增加0.04%。
3.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檔增加。
4.消費面仍然向上趨勢,幅度趨緩。

就業市場
初領失業救濟又在下滑,但是仍未跌破箱型的底部,能夠跌破42萬人,或甚至跌破40萬人,就更穩定了。

總結
美國經濟成長趨緩,但是仍然健康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nance168 的頭像
    finance168

    finance168財經學院(百萬部落格)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