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比損益表分析可以了解盈餘構成之鳥瞰,但如計算特定的比率如毛利率、營業純益率、稅前純益率、及稅後純益率,可據以更了解盈餘的成份及各階段變化的軌跡,對於鑑定盈餘的品質及預測盈餘的未來趨勢都很有幫助。
1. 毛利率
毛利率是毛利對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的比率,亦即毛利除以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所得的商數,公式如下:
毛利率 = 毛利 / 銷貨收入
毛利率隨行業而不同,例如貨品週轉甚速的超級市場通常甚低,汽車製造業則較高,但同一行業毛利率應該差異不大,如某一企業的毛利率較同業平均數低落,可能貨品售價因品質不良或推銷方法拙 劣而偏低,或是成本過高,但如所銷貨品不止一種,則其組合不同亦將使毛利率發生差異,又與本企業過去比較可顯示進步或退步情形,如毛利率第二年度較第一年度為低,即係退步,有可能是成本控制不佳、單價降低、附加價值降低,亦可能是產品結構的轉變、策略改變或環境改變等,值得該公司檢討改進。但若毛利率降低而毛利卻大幅增加,則未必對公司不好,故毛利率並無法作為決策之唯一依據。
2. 營業純益率
營業純益是毛利減推銷及管理等費用的餘額,營業純益率則是營業純益對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的比率,亦即營業純益除以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的商數,公式如下:
營業純益率 = 營業純益 / 銷貨收入
影響營業純益率的因素除毛利外,有推銷費用、管理費用與研究發展費用三項,推銷費用是推銷部門所發生的費用,主要為推銷人員薪金佣金及旅費、廣告費用、運費、辦公場所及設備租金或折舊、稅捐、及發票等印刷文具費用。管理費用是會計財務人事及總務等部門所發生的費用,內容除廣告費用及運費外,大體上和推銷費用相同。通常這兩項費用多屬固定性質不隨營業收入增減,如果與過去相較其增加幅度接近或大於營業收入之增加幅度,則有浪費之可能。此外,營業費用的增減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如廣告費或研究發展費用的大幅刪減,在未來可能會減低如自有品牌、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的競爭能力,故除觀察營業費用的變動,亦要了解細部科目的變動情況,方能有較正確的判斷。
3. 稅前純益率
稅前純益是營業純益加營業外收入並減營業外支出的淨額,稅前純益率則為稅前純益對銷貨收或營業收入的比率,亦即稅前純益除以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的商數,公式如下:
稅前純益率 = 稅前純益 / 銷貨收入
營業外支出主要是利息費用、投資及出售固定資產的虧損亦屬營業外支出,我國企業因營運資金短缺及資本結構欠佳,多苦利息費用過重,,但我國企業亦有經常營業發生虧損而仍有相當稅前純益者,如民營的台灣農林公司及公營的台灣糖業公司都曾因有鉅額出售土地盈餘而從營業純損轉為稅前純益,這也不是正常現象,從財務分析的立場看,當然應該著重經常的營業純益,而非藉偶然的沒有規律的營業外收入轉虧為盈。
4. 稅後純益率
稅後純益率與稅前純益率的差別在已扣減營利事業所得稅,稅後純益率則為稅後純益對銷貨收入或營業收入的比率,亦即稅後純益除以銷貨收入的商數,公式如下:
稅後純益率 = 稅後純益 / 銷貨收入
在今日所得稅會計的問題上,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所得稅負債及我國兩稅合一,使得稅前純益與稅後純益有較大的變動,故相較於以前,在新法下對稅後純益率有較大影響及修正幅度,也進一步影響了投資決策。
公告版位
- May 08 Thu 2008 15:36
分析營餘品質主要有哪些財務比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