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錢老闆經營生產事業已二十餘年,歷經多次經濟不景氣的試煉,均能化危機為轉機, 最近因行業較不景氣營收衰退,資金狀況吃緊,錢老闆一直很納悶為什麼過去企業都很賺錢,借款還會這麼高?錢到底是用到那裡去了?
A:相信大部份的中小企業主都有錢老闆同樣的疑惑,為什麼企業每年都在賺錢,但卻沒有看到口袋的錢(銀行存款)增加,反而是企業經營規模越大,銀行借款越高。在經濟景氣時,尚不致出現問題,但經濟不景氣、營收大幅衰退時,財務窘況便一一出現。一般而言,企業資金流向有兩大方向,其一為用於流動資產,包括應收帳款與存貨的增加;其二為固定資產。前者,不僅需冒呆帳損失風險、存貨跌價風險、呆滯廢料損失在存貨管理上尚需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常常會排擠企業內部資金,降低資金週轉效率。後者,若是投資在生產設備上,尚有助於企業未來收益的增加,最怕投資在對提昇經營沒有幫助的不動產上(實際案例頗多),不僅對於企業未來收益無幫助,且會積壓企業資金,加重財務負擔。
公告版位
- Jul 04 Fri 2008 16:51
e-banker中小企業融資輔導專欄:錢賺到哪裡去了?
- Jul 04 Fri 2008 11:18
會計入門—光靠損益表不行
聯電96年賺了169億元,夠多了吧!可是聯電的股價才10幾元不到20元,怎麼一回事?
光看169億元其時無法判斷聯電的經營效能,必須要加上資產負債表才有用,當聯電的資料加上資產負債表上的資料,你就知到其獲利能力到底高還是不高?
- Jul 04 Fri 2008 11:18
會計入門—光靠損益表不行
聯電96年賺了169億元,夠多了吧!可是聯電的股價才10幾元不到20元,怎麼一回事?
光看169億元其時無法判斷聯電的經營效能,必須要加上資產負債表才有用,當聯電的資料加上資產負債表上的資料,你就知到其獲利能力到底高還是不高?
- Jul 03 Thu 2008 20:06
利用作業基礎成本管理(ABC/M)遠離遊牧民族的宿命
當我在2004年6月底的一個研討會中聽到一位實務界的專家說出台灣目前實施作業基礎管理制度(ABC/M)的公司只有20家後,我有很深的感受。一個在1980年代所發展出來的能夠更正確計算成本的方法,作業基礎成本管理(ABC/M),配合資訊科技(IT)的大量使用,是這15-20年來引領美國重新取代日本,重回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同時,我們台灣的製造業並沒有在成本管理上有所升級,直接以遷廠的方式,以降低人工成本的方式爭取到代工的一片天。可是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於是一路的搬家,從廣東搬到江蘇,從江蘇搬到內地,從內地搬到越南,這一路下來永遠在複製台灣60年代到70年代勞力密集的經營方式,可以說是逐低人工成本而居的遊牧民族,無法進歩到高附加價值的層次。
- Jul 03 Thu 2008 17:18
通貨膨脹對股票投資的影響
通膨就是價格持續的上漲,但是價格上漲反映在兩方面,第一個是售價的上漲,第二個是成本的上漲。當然兩者的差異就是毛利,毛利增加就是售價上帳的幅度高於成本上漲的幅度。
如何取得售價上漲的資料,基本上就是分析銷售明細表,凡是我們這一掛的都會分析銷售明細表。但是這個資料要半年報才有,目前只能看股東會議的致股東報告書,或者分析師的報告。
至於成本上漲的幅度直接的反應是在毛利率上,毛利率增加對成本的分析是正面的,毛利率減少對成本的分析是負面的。
- Jul 03 Thu 2008 15:57
企業節稅:扣繳義務人扣取稅款,未將稅款繳給國庫,小心受罰
扣繳義務人扣取稅款,未將稅款繳給國庫,小心受罰
(台中訊)中區國稅局表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向所得人扣取稅款,卻沒有在規定期限內將稅款繳交給國庫,即使事後主動補繳,也不能適用免加徵滯納金的規定。 有少數營利事業逾期繳交扣繳稅款,但在向代理國庫繳納扣繳稅款時,卻要求國庫收款人員,只補交利息免繳交滯納金。對於這種逾期繳交扣繳稅款者,並不能適用自動補報僅加計利息之規定,而應按逾期繳納天數加徵滯納金。 中區國稅局表示,企業如果於給付各類所得時,未依規定扣取並繳納稅款,在未經檢舉及未經稅捐機關查獲前自動補扣並繳納稅款者,就稅法規定而言,才得適用自動補報免罰的規定。但是對於一些已經扣取稅款,卻沒有依規定期限繳給國庫的扣繳義務人,則涉嫌侵占扣繳稅款情事,即使主動補繳,仍應加徵滯納金;其如經國稅局發現或經人檢舉後而查明確有侵占已扣取稅款屬實者,應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六萬元以下罰金。侵占已扣取稅款之處罰是很重的,該局特籲請扣繳義務人千萬小心,不要輕易以身試法,否則得不償失,將會後悔莫及的
- Jul 03 Thu 2008 13:59
合併報表的理論與實務
合併報表編制理論依據有三種模式:
一、為母公司理論
二、為個體理論
- Jul 03 Thu 2008 13:59
合併報表的理論與實務
合併報表編制理論依據有三種模式:
一、為母公司理論
二、為個體理論
- Jul 03 Thu 2008 13:38
e-banker中小企業融資輔導專欄:財報品質不佳如何借錢
Q4:趙老闆本身係技術背景出,對財會作業較不熟悉,以致財務報表品質不佳,
聽同行說銀行貸款審查項目中財務報表是一重要因素,不知有否較為簡易
的融資項目,以供申請?需具備何種資格
- Jul 03 Thu 2008 09:38
會計入門33--你的財務彈性如何?
資產負債表的功能之一就是在評估公司的財務彈性,財務彈性就是公司急須資金時,取得資金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急需資金大多發生在不景氣(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或SAS期間公司無法營業時)以及公司有很好的投資機會(例如在原料漲價時屯貨,或是有很好的購併標的時)。如果企業的流動資產很多,則企業可以藉由帳款的收回及存貨的出售取得資金,如果固定資產(尤其是不動產)很高,那企業可以藉由出售固定資產,或用之當作抵押品來融資。如果企業的股東權益遠大於負債,也就是企業有很高的淨值,那就容易向債權人或投資人籌錢。
但是實際上財務彈性在資產負債表上也可能看不出來,例如2408南亞科,在90年時賠了100多億元,資本額才275億元,公司的財務結構急劇惡化。急需資金投入,依照財務彈性的定義之一,就是公司能夠向投資人及債權人取得長期資金的能力,南亞科當年年底每股淨值12.05元,90年9月的股價跌到10元以下,結果公私宣佈現金增資10.18%每股溢價22元。請問你是正常的股東你會用10元以下從市場買進,還是會參與增資22元?當然是從市場買進囉。可是南亞科22元募資成功,而且從90年10月分的低價7.9元一路飆到91年2月的55.5元。在任何一家公司遇到這麼大的賠本,股價如此的低時,不可能向股東幕資成功。但是南亞科做到了,而且逆轉勝,為何?因為他的財務彈性好,他姓王。你說財務彈性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到嗎?
- Jul 03 Thu 2008 09:08
e-banker中小企業融資輔導專欄:中小企業已何名目向銀行借週轉金貸款
中小企業常常不知道要以何名目向銀行申貸週轉金貸款,貸款額度應申請多少?
Q3:要跟銀行借客票融資、外銷貸款或者是購料貸款,要借多少?
A:
- Jul 02 Wed 2008 15:28
投資者的智慧—當爬蟲類交棒,囓齒動物橫行時的投資世界
曾經聽一位投資智者說
以前的主力是恐龍,操作一檔股票由12元炒作到250元,養、套、殺都是大陣仗的。
- Jul 02 Wed 2008 11:47
合併報表的會計主體
合併報表的會計主體是那些企業呢??這問題須從法律層面與經濟實質兩個層面來探討。
一、法律層面:根據我國公司法關係企業章、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制準則、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5、7、20號等規範,規範實質控制權超過50%比率時,應編制合併報表。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上市(櫃)公司自94年度起,應公開半年度合併財務報表且應經會計師核閱,金管會並於次年度將此規定擴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
- Jul 02 Wed 2008 11:47
合併報表的會計主體
合併報表的會計主體是那些企業呢??這問題須從法律層面與經濟實質兩個層面來探討。
一、法律層面:根據我國公司法關係企業章、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制準則、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5、7、20號等規範,規範實質控制權超過50%比率時,應編制合併報表。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上市(櫃)公司自94年度起,應公開半年度合併財務報表且應經會計師核閱,金管會並於次年度將此規定擴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
- Jul 01 Tue 2008 13:50
何謂合併報表及其用途
合併報表??將兩家以上企業的財務報表結合,併成一份報表嗎??當然不是。這不是一個單純字面意義的財務課題,而是會計本科系高等會計學的主軸課題。似乎很冷門難懂,確實對許多學子而言,這個課題是不容易了解的,原因有很多,容後續再說明。但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正式合併報表工作一般都是由會計師代勞,所以複雜問題對會計人員而言,卻不是問題,豈不危險!!正式報表指的是財務報告與稅務對外之報告,對內的管理報告,會計師卻不會代編,以財務報告代替管理報告,提供給老闆與經營者,做決策使用,老闆、經營者或許搞不清楚差異,但所做決策依據竟是信賴財務資訊的話,那麼管理決策偏差內含的責任,豈不該由財務人員來承擔這個『該做而不做』的原罪?
合併報表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