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Jan 29 Mon 2018 15:06
財務報表Q&A1--總資產周轉率小於1的話,這樣算是燒錢產業嗎?如何定義燒錢產業?如果確定是燒錢產業,我應該注意那些財務指標呢?謝謝
請問 總資產周轉率小於1的話,這樣算是燒錢產業嗎?如何定義燒錢產業?如果確定是燒錢產業,我應該注意那些財務指標呢?謝謝
答
總資產周轉率小於一個公司表示投資一塊錢的資產無法創造一元的營收,通常表示資產運用效率不佳,但是這個是要看趨勢,如果從0.8成長到0.9,其實是進步的。此外產業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鴻海是薄利多銷以量取勝,總資產周轉率自然高,台積電是代工業,只賺工錢,所以總資產周轉率低。
- Jan 27 Sat 2018 17:06
你的投資組合與筋骨都要結構調整,好書推薦楊定一的結構調整
- Jan 27 Sat 2018 15:41
2008年7月8月崩盤的反彈那些事--做假、做假一切都是做假
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7月及8月台股由9300往下崩盤然後暫時反彈再6800-7300間,其實那時候的數據撲朔迷離,一下子ISM回到50以上,然而後面發現都是做假的,首先美國政府為了選舉將2007年第4季的GDP做成+0.6%,事後修正為-0.2%,大家才知道其實2007年第四季已經是2000年初以來的負成長後再度出現負成長(還不能定義成衰退,要連續三季負成長才行),然後布希為了選舉減稅,撐住一些數字,但是後來接連而來ISM回到50以下,失業率持續上升,油價由147下挫,不動產銷售持續不佳,大家才發現,這是真的。
10年前崩盤前的回顧21—2008.7.19 痛股指數第一次突破10
- Jan 26 Fri 2018 11:04
2008年7月躲過5.20大屠殺,但在7000點又進來的人們,其實是正常人,因為經濟數據暫時止穩
除了奉行季線下不買入的技術分析派,2008年7月份股市由9300點跌到6800-7300喘息了一陣子,然後大家相繼買進回補貨攤提,結果股市又下跌到3900。
這些人士所會老手死在反彈的最佳例證,然而老手會進場是有原因的。
- Jan 24 Wed 2018 17:09
有關景氣對策訊號,景氣對策訊號再17分以下,不是高點,平均每三年多就會碰到
景氣對策訊號,過去一開始是說碰到藍燈就買進,後來說碰到藍燈就分五筆買進,後來又說碰到藍燈就分10筆買進,到底如何買是個難題。
但是,藍燈時股市不會是在高點。而且平均三年多就會碰到一次,真的是不錯的指標,但是如果一次買可能還會跌很久,也可能只有一個月,買了10分之又回升了,等了3年多只買10分之一,可惜了。
你覺得要怎麼買呢?
- Jan 24 Wed 2018 14:06
全球股市GPS201712
- Jan 22 Mon 2018 12:58
年初公布股息前講存股-2現金流概念股3類型
巴菲特說,如果一家公司率有長期的競爭優勢,盈餘也穩定的成長,那麼投資這家公司的股票,就好像投資債券一樣。誠然,如果公司可以提供穩定的金流,或者穩定成長的現金流,只要你是有保握,或者你投資當時這麼認為,那麼對你而言,就是現金流概念股。但是對其他人而言是不是現金流概念股也就不一定了。
一般而言,公司的股息可以概略分為3個類型:
類型1:股息持續成長
- Jan 21 Sun 2018 13:54
教授與野人的對話--如何達到財務自由?
教授:我的好朋友「兩座山」在我的部落格回文:「最近看電視歷史劇有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文官為官者要三思:思危、思退、思變;武官者要善背水一戰,投資也是,思危險、思退路、思時時變化下的契機轉機,三思即為換股思考、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投資像孫子之死生風險之地,軟弱怯戰是投資的敵人,滿持股狀態,可說是處於背水一戰,自然為求生而努力不怠,對投資組合時時思攻守做變陣。」他真的是戰士啊!資金就是他在股市征戰的武器,換股操作就是他的作戰策略,難得在空頭時也能夠藉由換股策略滿持股下全身而退。
野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戰士,其實在股市或投資市場慢活也是可以,有一個網路投資達人「二兩」雖然13年賺了46倍(到了106年底投資17年賺了76倍),但是要追求財務自由之路,不見得要緊繃腎上腺注意敵軍的來襲,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教授:那你的野人投資法是甚麼?如何慢活呢?
- Jan 20 Sat 2018 15:06
年初公布股息前講存股1--現金流概念股六大原則
6要素找出現金流概念股
現金流概念股比需有穩定或穩定成長的股息,因而,必須避免公司是舉債或籌資來發放股息,也避免公司增資或發行可轉債稀釋未來的股息,當然股息的發放高過每股盈餘也是吃老本的行為,此外當年度及未來的前景的穩定性也是要適當評估,其實第三季財報公布後就是評估未來一年股息發放金額的最穩健的方式,評估個別標的是否符合現金流概念股的六大關鍵因素如下:
要素1
現金股息穩定,最好連續6-7年都有發股息,而且股息很穩定或成長不會衰退,可以用今年的現金股息除以去年的現金股息,此比率大於100%表示股息成長,或者可以用大於90%,表示只有衰退10%,還算是穩定的股息。尤其有些投資人是以借款的方式賺取股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差額,所以穩定或成長的現金股息是很重要的。
- Jan 20 Sat 2018 09:48
新書「進階財報分析」的銷售事宜,請有買書的朋友們注意一下喔^^
這幾天有很多朋友問新書的問題,這邊我統一回答喔:
1.新書仍然持續銷售,歡迎親朋好友大家購買,”目前”還不會絕版喔。
2.新書原則上會按匯款日期依每天批次出貨,如果您是比較晚匯款的,就要稍等,原則上1/26前會寄出。所以到了1/26沒收到趕快寄信給馬克杯秘書,他其實是本書另一個作家會負責出貨事宜(howacpa@gmail.com ),因為有很多原因(可能後五碼填錯了,收件地址沒填,收件人沒填,電話沒填)沒有完整的資訊就沒辦法寄出,這點為了確保出貨確保買書朋友的權益請見諒,但有買書的朋友一定會拿到書不用擔心。
- Jan 18 Thu 2018 18:12
連九季賠錢,營收年增率由負變正,股價由60漲到100元 精材(3374)
- Jan 18 Thu 2018 16:14
好公司也不要亂買,巴菲特的起家股,1998年買要套16年才解套,五線譜教你存好股
- Jan 18 Thu 2018 14:16
野人的自言自語-高收債基金3
但是我們很難取得違約率和回復率的資料,雖然這兩個比率是評估高收益債券本質的重要比率,外部投資人可以考慮用高收益債及公債的利差來做評估,一般在介紹高收債是否可以入市,通常用高收債及公債的利差作為標準的評估方法,然而我們用五線譜可以更真切,因為利差來評價會有一個問題,就好像REITS的投資用股價淨值比一樣沒辦法設定一個準則,到底股價淨值比低於一會比較好嗎?
股價淨值比是0.7倍還是可能跌到0.4倍又跌了43%,一般投資人雖然知道是相對低點,但是還會再低多久,就必須考慮到投資的耐力與痛苦承擔力,高收債與公債的利差也是一樣,原來的利差是五點多的百分比,你認為可以買,沒多久又降到6點多的百分比,又沒多久降到七點多的百分比,金融海嘯期間曾經有利差到十點多的例子,為了利差的問題,我有去找聖路易聯邦銀行的資料庫,你只要分段你找出來的資料的平均數及標準差都不一樣,我當初做這個研究是要找出到底多少的利差是可以買進高收益債的準則,後來我就發現用不同的時間長度,找出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均不一樣,就是到底適當的時間長度是多少呢?例如你用短時間算可能5%是不錯的介入時機,然而如果用較長的時間長度計算又可能是6%,就無法找到一個準則。後來我們用半衰期3年作為時間長度做回測,發現3年剛好又是低點,所以我認為用3年的五線譜來做買進的評估點是不錯的指標。
- Jan 16 Tue 2018 23:32
死多頭存股的理論依據-肯恩費雪說股市大部分都是漲的(75%的多頭過了,25%的空頭會來)新書內容24小時後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