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收盤的股價指數為8506點,有些人認為這個指數相對於9800是屬於低的水準,有些人認為連續5年的多頭,目前是屬相對高的水準。到底目前指數是屬相對高還數相對低的水準,如何評斷?
市場的本益比是最常用來評估指數高低的相對位置的指標,96年12月底的本益比為15.22倍,高於最近200個月來的平均數28.76倍,也低於最近120個月來的平均數27.98倍,比近120個月來的最高值56.26倍偏低,比近120個月來的最低值11.72倍偏高,總而言之,以本益比來看股市,目前股價相對不貴。
以上圖來看,在本益比與與加權指數的走勢成相同的走勢,也就是說加權指數高檔時本益比高,加權指數低檔時本益比低。但是在2002年由於經濟成長率為負成長,從此本益比的走勢與加權股價指數的走勢分道揚鑣。例如在2002年7月本益比為44.24倍,加權股價指數為4940.38點,到了2002年8月時,本益比為84.02倍,加權指數為4764點,呈現相反的走勢。以後本益比逐漸下跌到了20倍以下(除了2007年的六月七月以外),而加權指數卻持續的上升到了2007年10月底的9859,相對於殖利率較能解釋市場的相對高低點,本益比似乎教無法解釋大盤的相對的高低點。
以歷史的趨勢來看,過去200個月中本益比高於30倍的有72個月,本益比在20-30倍間的月份有70個月,本益比低於15倍的有12個月。
所以大概可以解釋如果本益比低於15倍是屬於偏低的水準,如果高於30倍是屬於偏高的水準。以目前15.2倍而言,股價似乎不高。
但是要注意在高成長的國家享有較高的本益比,在低成長的國家,則由於未來的成長性爆發不強,所以本益比較低。此外,證交所提供的本益比的計算公式,期分子是當時的股價,反應未來趨勢。分母是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反映過去的趨勢,所以證交所提供的本益比,在未來景氣樂觀時,本益比偏高;在未來景氣不看好時,可能本益比會偏低。讀者要自行評估未來的每股盈餘,在計算目前本益比的合理性。
此外,由於由股價淨值比評估指數的合理位置及由殖利率評估指數的合理位置,均已再台北簽書會後就貼在部落格上,請格友爬文尋找,不再重複PO文。
公告版位
- Jan 29 Tue 2008 10:38
以本益比評估目前指數的相對位置,豹大台中簽書會投影片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