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損益表(單站式VS多站式)

損益表有兩種,一種較單站式損益表,一種較多站式損益表。

單站式損益表基本上將所有來源的收入都合併在一起,收入本業的銷貨來源,抑或業外的投資來源,是利息收入,是兌換收入,都無差別,均歸屬於收入項下,收入就是收入,沒有甚麼本業收入業外收入之差別。

支出及費用,不管是銷貨成本,投資損失,利息支出,兌換損失,均列為費用項下,並無本業與業外之分。

單站是損益表很簡單,就是收入減支出就是淨利。

多站式損益表,認為提供多站式的損益資訊可以提供較多的決策幫助,例如多站式損益表會先列出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後,得到營業毛利,在扣除營業費用後等於營業淨利,然後再加上營業外收入減營業外支出等於稅前淨利,稅前淨利減去所得稅後,等於稅後淨利。這種損益表的排列方式,暗示毛利是比較重要的獲利來源,相對於營業外收支,營業利益(本業)又是屬於比較重要的獲利來源,營業外收支是比較不重要的收入跟支出,因為它排在比較下面,通常人們看資料是由上而下讀取的,所以越往上的資訊越先被讀取是越重要的,越往下的資訊是越不重要的,不只有先後產生的概念,而且隱藏重要與不重要的差別,在多站式損益表的格式內,營業收入的重要性優於營業毛利,營業毛利的重要性又高於營業利益,所謂的營業利益就是本業的獲利,又比業外收入及支出更重要,稅前淨利不受所得稅影響,比稅後淨利更重要。

然而這種收入及獲利有階級意識的看法到底正不正確,每家公司都不一樣,這種一站一站來的損益計算方式,就是先算營業毛利,再算營業淨利,在算稅前淨利,然後再算稅後淨利的多站式損益計算方式,相對於所有收入均放在一起,減去所有費用均放在一起而求得淨利的單站式計算方式,和者能夠產生決策更大的幫助呢?

我們認為經常性的收益與非經常性的收益(一次性的收益)的分類方式會對投資更有意義,假設某公司每股盈餘為6元,該公司合理本益比為15倍,你就可以看出該公司的合理的股價為90元。假設該公司股價目前為80元,看起來好像便宜。

然而如果該公司的每股盈餘有2元是經常性的盈餘,另位4元是處分固定資產的利益,後者處分完後,未來不會每年都有處分固定資產的的利益,被歸類為非經常收益(一次性收益),經常性的盈餘2元可以用合理本益比15倍評價,這個部分是30元,而非經常性的盈餘4元僅會出現一次,所以用一倍的本益比評價,合理的評價為34元而非90元。換言之當股價為80元時是太貴了。

另外如果另一家公司每股盈餘為1元,目前的股價60元是否太貴呢?

如果該公司的每股盈餘1元中,含經常性的每股盈餘為6元,非經常性的每股損失為5(這個部分是將虧損的事業處分後的損失),假設合理的本益比亦為15倍,經常性的本股盈餘6元部分的評價為90元,非經常性的每股損失5元由於未來不會每年都發生,處於一次性的損失扣除5元,合理的股價為85元,而不是以公告的本益比1元用合理的本益比15倍評價為15元。如此一來該公司的股價反而很便宜。

 

真正的解讀時分析時要著重經常性和非經常性的盈餘,以及盈餘的穩定性。

例如環泥公司,本業的營業利益極不穩定,99年到101年營業利益賠了三年,而且本業的獲利波動度不小,反觀營業外收入,卻是年年獲利,穩定度比本業還高,如果你僅以本業獲利的毛利率或營業利益率來篩選股票,一定會將之排除在外,實際上環泥是台南幫集團的老牌公司,是穩定的投資標的,但是如果僅以多站式損益表來看,營業利益的盈餘品質高於營業外利益,很明顯對環泥的獲利能力評估有失公允,多站式損益表想要提供更多資訊,卻有可能反而失去更重要的資訊,單站式損益表則一視同仁,想要知道細節,到財務報表附註去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