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提到損益表的獲利能力分析,先從營業收入開始,然後扣除營業成本後,得到賣出商品或產品的初步獲利,也就是營業毛利。再來扣除營業費用後,可以計算本業的獲利,就是營業利益利。營業利益加上業外收入減業外支出,就是稅前淨利,稅前淨利減去所得稅,就是稅後淨利。單一年度的稅後淨利的數字並不重要,必須要看長期間稅後淨利的趨勢來能對公司的獲利能力良窳做判斷。

我們可以看出當一家公司的稅後淨利持續成長的趨勢,像信邦(3023)就是一個不錯的公司,比起稅後淨利起伏不穩定的公司,顯示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性。

我們可以看出信邦公司稅後淨利的持續成長的同時,股價也伴隨稅後淨利成長而上漲。

 

我們前面有說過,對於不同公司間或者同一公司不同期間,由於營收規模不同,所以要比較必須計算稅後淨利率,稅後淨利率就是稅後淨利除以營業收入淨額的比率。

我們可看出信邦公司的稅後淨利率也是持續成長的,可見其獲利能力的趨勢不錯。

一家公司如果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其稅後淨利率通常會優於同業,我們來看信邦公司的稅後淨利率與同業的比較。

 

信邦公司的稅後淨利率持續進步,由2010年的4.5%持續進步到20179.4%,股價也持續成長。

而另外一家連接線的同業湧德(3689)稅後淨利率呈現衰退的趨勢,一開始的2010稅後淨利率達11%,後來到了2017年的稅後淨利降到5.2%,就比率的數字不如信邦,就趨勢上也是呈現下跌的趨勢。相對於湧德,信邦公司顯示持續穩定成長的趨勢,擁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對於稅後淨利持續成長的公司當然就是不錯的標的,但是如果中間有一段時間不成長反而有點衰退的公司,那要怎麼看待呢?這就是投資最難的所在,也是獲利的所在,像精華(1565)是隱形眼鏡大廠,其稅後淨利20102013年間持續成長,股價也從299元漲到729元,然而接連兩年的布成長及衰退,使得股價降到499.9元,但是到了2016年稅後淨利又創新高,恢復成長的動能,股價回升到675元,接著2017年稅後淨利又下滑股價也在成長,投資人要如何面對此一趨勢呢?

這就是投資最不容易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好公司遇到小麻煩就是最佳的買點,但是好公司如果遇到大麻煩持續衰退,可能就是長期投資惡夢的開始,你的投資標的是遇到小麻煩還是大問題呢?就必須努力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

以精華為例,如果只需要看最下面一排的稅後淨利就可以分析搞定最好,如果沒辦法就要分析前面個項目的細節,2017年主要應該是營收的不成長及營業毛利的衰退,同時業外收支呈現負數,是稅後淨利衰退的原因,投資者必須分析找出營收不成長及營業毛利衰退的原因,判斷是否是暫時性的因素,抑或有喪失大客戶或競爭者進入或毛利率被客戶大幅砍低,同時營業外收支為負數,發生的原因為何?是經常性的還是非經常性的,2018年還是這樣的趨勢嗎?還是可能轉負為正?

答案呢?你自己去研究,過了兩三年就知道你分析的是對還是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