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股市我覺得期待也不對,期待多頭你就會偏多,如果股市不漲,你會起煩惱,股市下滑你會恐懼。期待空頭,結果股市往上,你會起瞋恨,然後會忌妒,往上追高起了貪婪之心。

那怎麼辦呢?就是不期待,股市往上有往上的策略,股市往下有往下的策略,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另外一件事,就是股市無常,現在多頭會持續多久沒人知道,但是我們知道股市不可能漲上天,如果發生空頭,會持續多久,沒人知道,但是我們知道遲早觸底反彈。

我就是用這種心態來進行2017年的投資

雖然過去不等於未來,但是在沒有其他資料的情形下,多半還是會以過去的資料對股市作評估,除非經濟環境有重大的改變,才會修正這種評估方式。

2016年底當時的股價淨值比為1.61,這個位置到底是高還是低呢,我要用甚麼策略來面對這個現象呢?

依照過去的股價淨值比線,好友賽芭認為股價淨值比在1.5倍算是一個平均的水準,不高也不低,如果高於1.8倍的股價淨值比就是偏高。

其實台股長期還是往上的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台股的股價淨值比線一直成長,也就是未來台股仍然持續長期往上的趨勢,可以由上圖的紅色箭頭看出。

但是未來12個月台股市漲是跌沒人知道。

2017年初股價淨值比為1.61倍,也就高於當時1.5倍8620的水準,我當出的判斷是股市稍微偏高。所以我的持股水位一直低於50%-60%間,到了2017年底股淨值比已經到了1.76倍,趨近1.8倍,我的持股降到30%-40%間。

因為我目前不做空的,所以空頭來時我只是持有現金已待,當我覺得相對高檔時,我會持有較多現金水位。

因為如此,2017年大盤上漲15%,我由於投資組合水位並非滿持股,所以今年的報酬當然就沒有達到15%(已全部的資金水準計算),然而如果已投入的資金(30%-50%)計算報酬率又遠高於15%。你會說那為什麼不要滿持股呢?因為我不知道未來是漲是跌阿?如果確定未來是漲當然要滿持股。如果確定未來是跌當然要零持股,甚至放空。

也就是我2017年是在面對可能發生空頭的警覺的心態中,以30%-50%的資金水位做多。

那麼2018年會如何呢?我還是不知道,可是股價淨值比逼進了1.8倍股價淨值比(目前在10861)的位置,我對於可能發生空頭的警覺心會更高,意思說如果2018年仍然是大多頭,我的獲利會比2017年更低。

過去在2007-2008年股市高於1.8倍股價淨值比達2000點,2011年股市高於1.8倍股價淨值比達500-1000點,這個部分我視為貪婪,也就是為了這部分我不想承擔太多風險。

2006到2007所謂的邪惡的第五波讓很多人賺大錢,但是如果沒有在2008年五月的B波及時脫身,就會嘗到9300跌到3900的急速下滑。

對我而言,不虧損是目前首要的操作準則,我寧可不賺,也不要虧損。那我再投資甚麼,我在等待4-8年的崩盤可以用便宜價買進有現金流或成長的股票。

對於存股賺現金流的投資者,對於低買高賣賺價差的投資者,基本上我都認為因該在相對低檔買進才對。

如果你是bottom-up的投資策略者,選股不選市的投資者,還是要注意只有在,有滿意的殖利率及本益比下才能買進。

以上是我對2017年投資回顧及2018年的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