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世界在變

 

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新興歐洲國家便宜的人力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快速取代西歐已開發國家的原有產品,如果沒有適當調整因應措施,就會像德國一樣,兩德統一了十餘年,帶給德國的經濟卻是成長的停滯。

我們可以由西門子的案例,看出新興歐洲國家對德國產業的衝擊。

 

第一節  成本會計計算方法與時代使命之互動

 

19世紀以前的工業,基本上都是個體戶,屬於學徒制的製造單位,每個單位負責整體製造過程的某一個部份與功能,而組織則是透過與這些外部單位進行交易,提供最後的成品與服務。

例如組織只是先買棉,然後賣給紡紗匠紡紗,接著直接向紡紗匠買紗,然後賣給織布匠織布,再向織布匠買布,然後賣給染匠染色,最後向染匠買染好的布,賣給裁縫師做衣服。

由於主要的技術與工具都是屬於外部的單位所有,因而組織很少做長期的投資,組織只是整合這些單純的買賣交易,因而傳統的財務會計就可以產生足夠的資訊衡量績效及獲利能力。

 

19世紀初期,規模比較大的組織已經出現,例如紡織廠等一貫生產的工廠,將原本是屬於個體戶的製程完全統合在一個機構內,例如設立一個擁有梳棉、紡紗、織布與染整幾個重要製程的一貫工廠。組織藉由購進主要的生產設備,並聘用技術的員工,而享有規模生產的優勢。此時,總公司就必須擁有相關的成本資訊以做為控制與評估績效的依據,通常是對於主要的製程如紡紗、織布及染整提供每公噸紗的成本或是每碼布匹的成本資訊。鐵路公司則是發展出每噸/哩的成本,或每位旅客/哩的成本,以及營業比率(營業費用/收入)等新的績效評估標準。著名的卡奈基就是以經營鋼鐵廠起家,而以嚴控成本為其管理特色。他要求每個部門每月列出該部門每一工令(或訂單)所耗用的原料及人工成本,並藉由比較本月與上月的單位成本與營業費用率,且盡可能取得同業的成本資訊比較來進行管理決策。

19世紀末,大型的買賣業出現了,例如思百樂百貨公司就是利用商品的營業利益率(收入減去成本及營業費用除以收入的比率)乘以商品的存貨週轉率,來評估組織銷售商品的獲利及速度。

這些組織主要是評估組織內各作業流程的效率,很少去計算不同產品的成本或每期的獲利。它們以規格品成本來衡量效率,例如每碼布的成本、每噸鋼的成本、每位旅客/哩的成本,買賣業則是以佔收入的比率來衡量。只要這些基本的作業有效的運作,經理人即認為組織就能獲利。由於產品線集中於主力的規格產品,單純的結果,它們只要衡量投入的資源轉換成製成品或者收入的效率,就可以使組織正常運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