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的功能之一就是在評估公司的財務彈性,財務彈性就是公司急須資金時,取得資金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急需資金大多發生在不景氣(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或SAS期間公司無法營業時)以及公司有很好的投資機會(例如在原料漲價時屯貨,或是有很好的購併標的時)。如果企業的流動資產很多,則企業可以藉由帳款的收回及存貨的出售取得資金,如果固定資產(尤其是不動產)很高,那企業可以藉由出售固定資產,或用之當作抵押品來融資。如果企業的股東權益遠大於負債,也就是企業有很高的淨值,那就容易向債權人或投資人籌錢。

但是實際上財務彈性在資產負債表上也可能看不出來,例如2408南亞科,在90年時賠了100多億元,資本額才275億元,公司的財務結構急劇惡化。急需資金投入,依照財務彈性的定義之一,就是公司能夠向投資人及債權人取得長期資金的能力,南亞科當年年底每股淨值12.05元,90年9月的股價跌到10元以下,結果公私宣佈現金增資10.18%每股溢價22元。請問你是正常的股東你會用10元以下從市場買進,還是會參與增資22元?當然是從市場買進囉。可是南亞科22元募資成功,而且從90年10月分的低價7.9元一路飆到91年2月的55.5元。在任何一家公司遇到這麼大的賠本,股價如此的低時,不可能向股東幕資成功。但是南亞科做到了,而且逆轉勝,為何?因為他的財務彈性好,他姓王。你說財務彈性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到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