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財務報表通常是於年底或季底編製,但是實際上一些費用並不是在年底或季底當天支付的。例如薪水一般都在次月初發放的,水電瓦斯、勞健保也都次月才支付。但是企業使用這些員工上班所賺的收益卻是在上個月就認列了,也就是當收益在本期認列,那賺取收益的相關費用就必須才同期認列,才能符合收益及費用配合原則。

但是實際上的薪水、水電瓦斯、勞健保費並未支付,所以確實的費用金額多少並不知道,這就是要用到會計估計。

所謂調整分錄就是修正帳面的資料,使之與實際的情形相吻合,期能使企業的財務報表能夠更真實的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營業結果。

例如,97年12月份的營業收入(銷貨收入)為200萬元,為何營業收入是200萬元呢?這個我們是依據收入實現原則認定的。一但認定了200萬元的銷貨收入,那麼產生收入的相關費用也要認列,這樣子,損益的計算才會更正確。可是這些薪水、水電瓦斯、勞健保,都已發生但尚未支付,所以無法得知確實的金額,因而認列的相關費用就要靠估計。

像薪水、水電瓦斯、勞健保的估計不會太離譜。但是如呆帳、存貨跌價及呆滯損失可能不同的人估計的金額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呆帳認列的原因是,12月份的銷貨收入已經認列,但是12月份銷貨收入的貨款尚未收回(稱之為賒銷),既然部分貨款尚未收回久有可能吃呆帳,這個呆帳不能在實際發生時才記帳,因為必須符合收益與費用配合原則才可以較正確的計算損益,因而必須在12月底估計呆帳費用,才能符合收益與費用配合原則。

呆帳費用認列的調整分錄如下:

借 呆帳(費損科目)
貸 備抵呆帳(資產科目應收帳款的減項)

如果呆帳應該認列100萬結果只認列20萬時會如何?答案是費損低估80萬,淨利高估80萬,股東權益高估80萬,資產高估80萬。
這個結果會使流動比率計算不正確,股東權益占資產比率不正確,本期的營業淨利率、稅前純益率、稅後純益率都失真。同時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及每股盈餘和每股淨值都不正確。

這就是調整分錄的必要性,會計估計的必要性,也是財務報表使用者可能冒的風險。

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如何發現這個問題呢?
1. 看現金流量表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與損益表的稅後淨利有無重大差異。
2. 看財務報表附註有關應收帳款及備抵呆帳提列的比率,如果應收帳款週轉率退步,備抵呆帳提撥率理應增加,如果提撥率不增反減,那就是有低估費用、高估淨利、高估資產的可能。

金融業就是受到呆帳影響很大的行業,要賺錢呆帳提少一點,要賠錢呆帳提多一點,開發金原來是劉掌櫃當家的,後來陳小姐當家時就一次提列很多呆帳,當年度損益大賠,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洗大澡(big bath)。

後來辜少爺進駐時,也是又洗大澡一次,開發金於是又產生的很大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