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認為每股淨值是過去的資訊,股價應該反映未來,所以參酌每股淨值來評估股票的價值是沒意義的。所以過去的評價方式多著眼於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或者是股票股利的折現值。但是Ohlson在1991及1995發表以每股淨值及超額盈餘為基礎的評價模式,這個模式在1961年曾經由Edwards和Bell提出,所以又簡稱EBO模型,簡單的EBO模型和豹兄的評價方式很像,就是每股價值 = 每股淨值 + 【(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每股淨值】/ 必要報酬率

其中 【(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每股淨值】就是超額盈餘,而【(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每股淨值】/ 必要報酬率 就是超額盈餘的折現值。
也就是說每股價值等於每股淨值加上超額盈餘的折現值。

依照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知道,當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於必要報酬率時,(豹兄的必要報酬率目前出現的只有兩種一般公司10%,成長公司
8%),股價應得於每股淨值。例如某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於10%時,就是沒有超額報酬,股價應得於每股淨值。
如果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必要報酬率時,股價應大於每股淨值。例如如果某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為20%,必要報酬率為10%,則合理股價應
為淨值的兩倍。
如果公司的股東權益小於必要報酬率,則合理股價應小於每股淨值。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公司的股價會高於或低於每股淨值的原因。
那些無法取得超額報酬的公司,股價本來就應低於每股淨值,大股東不應為股價叫屈,而是要努力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但是上面所提供的公式是簡化的永續年金的公式。

然而,它基本上是未來的超額盈餘的折現值,也就是:
每股價值 = 每股淨值
+ (【(第一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第一年每股淨值】/(1+ 必要報酬率))
+ (【(第二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第二年每股淨值】/(1+ 必要報酬率)^2)
+ (【(第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第三年每股淨值】/(1+ 必要報酬率)^3)
+ (【(第四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第四年每股淨值】/(1+ 必要報酬率)^4)
+ (【(第伍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 必要報酬率) * 第五年每股淨值】/(1+ 必要報酬率)^5)
+ 終值(約為第五年每股淨值的75%)/(1+ 必要報酬率)^6)

其中每年的每股淨值等於前一年的每股淨值*(1+(股東權益報酬率-股息發放率)

巴菲特至少要看到這家公司未來10年到20年的現金流量才有辦法評價,
所以如果你對這家公司不熟,用EBO會有風險。
但是我和豹大用的是永續年金的慨念,約為10倍本益比,評價起來比較安全。
但是可能低估股價,可是也不會被傷到。
豹大講,只有看得到好球,而且是自己喜歡的球才揮棒。
看不清楚的不論是好球或壞球不揮棒也不會被三振獲保送。
如果所有的股票都看不清楚,或都太高,那可能這不是價值投資者的好球帶。
如果你要玩,就不是用價值投資法,要學會其他的投資邏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anc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